2025年01月10日

圣诞季| 浮光掠影看耶稣:近2000年来是如何描绘耶稣的?

作者: 译者:S.I.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4年12月22日 20:16 |
播放

原作者按:
《希伯来书》的作者提醒基督徒,他们被很多“如同云彩的见证人”围绕。从那时起,这片“云彩”的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在这篇月度专栏文章中,我们将思考过去2000年帮助组成这片“云彩”的人与事。这些人与事帮助组建了今天存在着的基督教会社区。

今天的大多数人对于基督都有一个很直观的视觉印象:他长发留须,穿着简朴的家纺衣服,带有不同程度的中东人样貌(但有时不是这样),通常还目光如炬。这些印象都有着其历史背景故事,历史上的一系列画像也确定了他的这一标志性形象。

基督教对于耶稣的描绘是与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禁止画像形成了鲜明对比。但是,基督教的这一立场并不唯一,因为在印度教和佛教中也能找到类似、容易辨认的画像,而且这些教派对中心人物和神明的图像并无忌讳。

对于基督徒而言,道成肉身和基督教人性神性都存在于同一人身上的信仰,意味着历史上一直有着描绘基督的神学动力。毕竟,基督徒相信耶稣的人性中有这些是“因为父喜欢叫一切的丰盛在他里面居住”(《歌罗西书》1:19)。因此,以可供认识的人类形象来描绘基督可以强化这一信仰,挑战受众接受神人的现实,思考这一现实对其追随者在日常生活中过着人类生活的影响。

描绘一个从未被描绘过的人

福音书和使徒书信中都没有对于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基督的描述。我们对于他的肤色、样貌、长发短发、是否留须都一无所知。我们可以根据比较文化参考资料和公元一世纪上半叶犹太男子外貌的其他证据作出假设,但也仅仅是假设而已。至于耶稣在世上进行传道时候的样貌,我们已经无从知晓。

由于旧约禁止制作画像,意味着我们是几乎找不到公元一世纪时犹太人对于某个人的描绘的。事实上,从公元一世纪开始,我们就不存在来自犹太社区的任何肖像画了。到了三世纪,这种情况在部分散居海外的犹太社区之中有了改变,如在杜拉欧罗普斯(Dura Europos,位于今天的叙利亚)出土的犹太会堂中,就存在大量色彩斑斓的描绘旧约场景的壁画。这些壁画描绘了旧约中的人物,如亚伯拉罕、以撒、摩西,以西结的异像和以斯帖的故事。根据传统犹太教教义,上帝是从不描绘的,但“神之手”可以现形,以示上帝的干预。杜拉欧罗普斯的犹太社区为何要推翻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反对使用人物形象艺术呢?好吧,答案并不确定。有可能是犹太人的人物形象艺术要比现存证据能显示的更为广阔,因为找不到证据可能并不足以构成事实不存在的证据。而一个更有意思的可能性是,杜拉欧罗普斯的犹太社区对他们城镇中的一个新的、相互竞争的宗教社区做出了反应:基督徒。

杜拉欧罗普斯出土的基督教堂似乎是在犹太会堂壁画阶段之前修建的(约230年至240年)。由于这座教堂含有很多形象图画,其内部的视觉冲击可能要比(当时)原本朴素得多的犹太会堂形成强烈对比。毋庸置疑,教堂建筑中的图画种类繁多。受洗厅中有很多壁画,而且可能还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基督教图画。它们中包括“好牧人”(借用古典图画来描绘耶稣的这一自我叙述)、福音书中提到的“治愈瘫子”,以及基督和彼得在水面行走的神迹奇事(同样也是源自福音书的记载)。很多基督教艺术史专家认为,这些图画是现存最早的基督教图画。

令人大受震撼的是,这些基督的形象是如此地不具有象征意义。“好牧人”只是一个没有明显特征的人,短发短衣。“治愈瘫子”的形象也是如此,只不过人物的外衣更长一些。而在描绘水面行走的场景中,基督似乎是留须的。

显而易见,三世纪时的基督教并没有产生基督相貌该如何的传统。另一幅“好牧人”的画作进一步说明的这一点,该图画出自意大利罗马的卡利克图斯地下墓穴(Catacomb of Callixtus)。这一人物画同样创作于公元三世纪,画中人物留有剃干净的胡须,短发,身着长及大腿的外衣。与杜拉欧罗普斯的基督画像一样,这副画像仅仅代表着当时流行的服饰和发型。画中男子也可以是当时任何一名男性。

这些三世纪的基督画像开始摆脱犹太教禁止画像的规矩,虽然这些规矩之前影响过基督教对于基督画像的态度。最初,教会领袖并不乐意在基督教礼拜场所展出这些画像,爱任纽(约202年去世)、亚历山大城的革利免(约215年去世)、拉克坦提乌斯(Lactantius,约240年至约320年)、凯撒利亚的优西比乌(约339年去世)均不赞同使用耶稣的画像。这种不赞同也以其他形式得以体现。西班牙埃尔维拉宗教会议(Synod of Elvira in Spain,306年)坚持说,“教令已经颁布,教会中不得出现画像,敬拜或崇敬之物不得出现在墙壁上”。考虑到异教中使用艺术品和雕塑来表现神明,这种不情愿(再加上犹太传统)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到了三世纪,大多数基督徒的出身都是非犹太教的,已经习惯了宗教图画的直观视觉文化,也意识到自身与犹太教的分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种不情愿态度在逐渐减弱。

虽然杜拉欧罗普斯的三世纪壁画中已经有了部分基督的形象,但大多数早期基督形象都是源自四世纪的作品,其中年代最久远的作品来自地下墓穴中的绘画和石棺浮雕。在多米提拉地下墓穴(Catacombs of Domitilla)中,可以看到基督在他的门徒当中。他被描绘为卷发、身着古典服饰(罗马长袍托加,toga),左手持卷轴。他的右手伸直,作出名为“ad locutio”的姿势,该姿势意味着“演说家之姿态”。这些特征,如服饰、卷轴、姿势,都强调了基督的权威。画中的基督宛若一位哲人,有学生围绕在他的周围。这幅绘画的风格表明其源自四世纪。

科莫迪拉地下墓穴(Catacombs of Commodilla)出土了第一件已知的留须基督像(可追溯至公元四世纪)。最后,在这个事例中,我们看到了21世纪观众们耳熟能详的基督形象。他的头发胡须都很长。这个转变相当引人注目,因为基督的相貌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还从那时起影响了基督教的视觉形象。那么,这种情况为什么会出现呢?

视觉信息

最终选择长发留须,很可能是因为它们在文化上是与哲学家联系在一起的,此外还要再加上中分发式。这些符号甚至也可能与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罗马文化借用的希腊异教神明)的形象相互呼应:长发留须。在罗马异教中,主神朱庇特的形象也是这样的。

这些毫不影响基督形象的出现;只是头发等物件具有文化共鸣和联想。从这个意义来说,长发留须在文化上与智慧、知识、神性和治愈有关。当长发留须出现在基督身上时,它们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异教内涵,只是依然还有着其意义。

有意思的是,其他留有胡须的基督教人物,如保罗(如果留须的话),总是留着修剪整齐的胡须和头发。显然,将长发和胡须与基督联系在一起并非事出偶然,而是传达出某种信息。

反对描绘基督的反应

在罗马帝国的东半部,从四世纪开始,对这些宗教画像的作用形成一种高尚的看法。有传闻称,路加绘制过一张圣母马利亚的画像。在公元一世纪,一幅神奇的耶稣画像(由一条按在耶稣脸上的毛巾而形成)曾被送去到埃德萨(位于今天的土耳其)国王的身边。

到了八世纪,画像的使用受到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当局的严重质疑。一段时间来,部分人士深表不安,担心对基督画像的崇拜演变为对画像本身的崇拜。伊斯兰教对画像的反对也可能助长了政府的焦虑,因为帝国当局正在考虑从军事和精神两方面抵御伊斯兰教对帝国领土的威胁。八世纪的帝国政府决定采取激进举措。

这场名为“圣像破坏运动”的时期始于帝国伊苏里亚王朝皇帝利奥三世(716年至741年在位)的禁止造像。726年,他发布皇帝诏谕,宣布画像为偶像。他声称这些画像属于《出埃及记》20:4-5中禁止的“偶像”范畴。利奥三世下令,全帝国范围内销毁教堂中所有这类画像。在悬挂在君士坦丁堡皇宫大门上名为“Christ Antiphonetes'”(意为“回应者基督”或“保佑者基督”)的基督画像被移走的时候,城内爆发严重的骚乱。君士坦丁堡牧首提出抗议,其结果是皇帝罢免了他。当保守派僧侣反对利奥三世时,后者开始了一场针对修道院的系统性运动。天主教教宗格里高利二世(713年至731年在位)在回应遭废黜的君士坦丁堡牧首的呼吁时,为画像作了一段长篇辩护,认为画像非偶像。731年,新任天主教教宗格里高利三世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召开宗教会议。这次会议宣布,所有破坏玷污基督、其母亲、使徒和其他圣人画像的人都应当驱逐出教会。作为报复,利奥三世随即派出一支舰队前往意大利惩罚教宗,但一场风暴使得舰队折戟。

利奥三世在741年去世后,其子君士坦丁五世(741年至75年在位)继续了他的事业。754年,君士坦丁五世召开一次大公会议,宣布基督画像不能代表基督的神性。其结果就是,本次大公会议断言到,这些画像要么否认基督的人神两性,要么分裂了两性。

画像的重归

君士坦丁五世于775年去世,其子利奥四世继承大统(775年至780年在位)。他本人态度比较温和,允许被流放的僧侣返回帝国,也试图对各个冲突团体进行调解。780年,利奥四世去世,即位的是皇后伊琳娜。伊琳娜为儿子君士坦丁六世(780年至797年在位)的摄政,当时后者还年仅九岁。她支持保留画像,立即开始解除画像破坏者们的工作。教堂中的画像得以恢复,修道院也得以重新开放。

但事情还没有结束。815年,利奥五世再度强化了了画像禁止令。最后,摄政皇后狄奥多拉在842年永久性地恢复了画像崇敬(不是崇拜)。画像一直是东正教崇拜的主要特征。在西方,直到十六世纪宗教改革之前,画像一直受到崇拜,但在基督教团体生活中的地位却没有在东方时那么重要。

于是,人们熟悉的基督形象再次出现在大众面前。新教徒尽管反对天主教对于宗教画像的崇敬,但主流新教教会依然继续使用画像描绘基督。总之,从杜拉欧罗普斯的第一幅壁画开始,描绘基督的历史已经走过了漫长而崎岖的路程。

当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礼拜堂的壁画《最后的审判》(制作于1534年至1541年)中绘制了一个胡子刮得很干净的基督时,他发现自己遇上了大麻烦!因为在某些评论家看来,画中的基督很有阿波罗的风格,与人们的期望大相径庭。但是,这些诋毁这位艺术家的十六世纪人们显然没弄明白,这幅画作是在重拾五世纪前描绘基督的方式。他们知道耶稣该长什么样,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作画风格受到任何干扰!


源自Christian Today。原作者马丁·惠托克(Martyn Whittock)是一位福音派人士,也是英国圣公会的认证平信徒牧师。他撰写或与他人合著过五十六本书,涉及广泛的历史和神学主题。此外,作为一名评论员和专栏作家,他也为一些出版物和在线新闻平台撰稿,并在电视和广播新闻及讨论节目中接受采访,探讨信仰与政治的互动。

他最近的著作包括:《特朗普和清教徒》(2020)、《苏联警察国家秘史》(2020)、《夏娃的女儿们》(2021)、《耶稣:非官方生平》(2021)、《末世又来了?》(2021)、《末世政治学》(2022)、《美洲维京人》(2023)。他在与人合著的《基督:第一个2000年》(2016)中探讨了基督肖像画的历史。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